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體版
首 页 信息公开 政策法规 发展规划 经济运行 专题专栏 体制改革 调查研究 网上办事 互动平台 政务信息 职工之家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济运行 > 年度计划
关于杭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2004-03-24   |  

  (2004年2月19日在杭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董建平  

  各位代表: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过去的一年, 全市人民在中共杭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万众一心,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克服了非典和高温、缺电等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胜利完成了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为“九五”以来的最高水平,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3.27万元,折合3950美元,列全省第一。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1:51.6:42.3。全市财政总收入达329.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0.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2%和31.3%。消费品价格指数持续保持基本稳定。 2、都市型农业步伐加快,农村经济稳定发展。2003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27亿元,比上年增长7.5%。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引导农民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特色产业,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六大优势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势头良好,2003年实现产值12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7.3%。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逐步完善。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努力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23万亩,水涛庄水库建成蓄水,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华光潭水电站等项目进展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2.8%,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3、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3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9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工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一高一领先”。工业拉动GDP增长7.7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47.76亿元,其中实现利润192.9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6%和30.8%。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技术改造投入实现“三年翻番”。以“信息港、新药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0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69.48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9.1个百分点。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效果明显,一批重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块状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我市工业经济继续朝高速度、高效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4、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2003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旅游业在逆境中奋进。尽管受非典影响,旅游业一度受到重创,但从第三季度起即出现快速回升,全年入境游客仍达86.1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2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下降18.5%和11.5%;接待国内游客277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9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14.2%,恢复之快好于预期。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成绩斐然,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三大景区”于国庆前如期建成开放,充分展现了“新西湖、新杭州” 的靓丽姿态。商贸业平稳发展。200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农村消费继续回升,城乡市场同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住房、汽车、通信等继续成为消费热点。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有了新突破,涌现了富日、传化等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商贸特色街区建设进展顺利,商贸品位进一步提升。房地产业发展迅速。2003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58.16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2406.7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05.4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487.61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30.2%、26.8%、7.3%和10%。金融业稳定发展,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9.7%和36%。 5、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重点建设成效明显。2003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6.18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85.35亿元,为全年计划的119%。“市区道路建设两年大会战”基本完成;钱江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地铁一号线试验段开工建设;绕城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03省道萧山东复线、淳安南浦大桥等重大交通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杭新景、杭徽高速公路、宣杭铁路复线、杭州萧山机场停机坪扩建和杭甬运河杭州段等工程正在抓紧建设;“西气东输”如期实现天然气进杭;在电源建设由国家控制的情况下,我市积极加大受电能力建设,我市电网建设改造总投资达15.56亿元,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01.53万千伏安,新建、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所28座。 6、利用外资实现三年倍增,外贸出口发展良好。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2003年,全市新批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0.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6.9%;实际利用外资10.09亿美元,增长93.3%。按新口径计算,比2000年增长1.35倍,超额完成利用外资“三年倍增”计划。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2003年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投资项目138个(另增资项目10个)。到2003年末,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2家落户杭州,其中包括东芝笔记本电脑生产线、松下宇通科技、博览生物技术等项目,项目的质量、档次明显提高。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国内经济合作与交流,做好省会经济文章。全年协议利用内资354.58亿元,实际到位内资150.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2%和82.5%。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全市外贸出口额达到109.5亿美元,其中,不含省级出口为6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提前两年完成 “十五”计划出口60亿美元的目标。到2003年,我市直接出口的市场已达182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达到663家。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0.3%和16.2%。 7、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科技事业成绩显著。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和国家推进信息化综合试点、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试点和数字电视试验城市取得积极进展。到2003年底,市级以上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已达69家;从事科技投资的机构已达20余家,风险投资资本总量约26亿元。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5项,市级科技进步奖78项。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段比例87.71%。下沙、滨江、小和山和紫金港四个高教园区初具规模,全市年末普通高等院校达到35所,在校学生达26.98万人,其中研究生在校人数1.8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幼稚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等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名城建设成绩斐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营造多元化、开放性的大都市文化。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医疗科技力量、卫生服务能力、人民健康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杭州大剧院、西湖文化广场、中国棋院杭州分院等正抓紧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得到有效贯彻。社区建设成绩显著。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9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40元,均比上年增长9.5%。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实施“49100”帮扶工程,加快帮扶欠发达乡村脱贫致富。深化“春风行动”,关心弱势困难群体,低收入居民和特困家庭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劳动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净增就业岗位13.3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9%以内。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的顺利完成,为提前完成“十五”计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前三年,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正向更加殷实的小康型转变。“十五”前三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超过预期目标3.5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凸显出“高增长、高质量、低通胀、小波动”的特点,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预计今年可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提出的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的目标。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中,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明显不足;土地、电力、交通、水资源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较为突出,短期内还难以根本缓解;工业投入缺少高水平大项目的支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市场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有所扩大,“三农”问题矛盾仍较突出,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继续加大,高平均数下的不平衡性加剧,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健全,清理整顿市场秩序的任务仍十分繁重,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200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主要任务 2004年是“十五”计划的第四年,做好2004年的经济工作,对全面完成“十五”计划,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观2004年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我们仍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总体看,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从国际看,2004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回升。据权威机构预测,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率都将高于去年,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趋势加速,我国将继续成为全球接纳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最主要的国家之一,这将使我市在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有利的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受到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加剧等的不利影响,一些主要贸易国针对中国商品的出口限制不断增加,贸易壁垒进一步抬高。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也会在短期内对企业和地方的出口积极性带来一定影响。从国内看,今年我国经济仍处于经济运行周期的上升阶段,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是,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苗头性问题,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控。总体看,今年宏观政策大环境不会改变,但局部将适度调整,调控的重点将进一步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引导经济平稳运行。从我市的情况看,内生性自主增长的动力进一步增强。“十五”以来,我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连续几年的高强度投入,大大增强了我市的发展后劲。今年,我市投资和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供给支撑和需求拉动良性互动的经济增长格局将继续延续。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的累积效应正在释放,驾驭发展全局的能力明显提高,环境优势、基础优势、体制优势和人文优势进一步提升,这些都为今年我市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综合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我市的自身条件,我们认为,经过努力,今年我市经济有望在较高平台上继续稳定增长。按照既突出积极发展,又适当留有余地的原则, 2004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安排为: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12.5%,第三产业增长1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3%;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6%; ——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以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7%; ——净增城镇就业岗位1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32‰以内。实现上述目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的部署,切实推进“五大战略”,落实“五大举措”,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力争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 1、全面推进城市化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以高起点推进城市化为载体,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起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城乡整体规划,加快推进城市化。推进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加快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功能布局引导产业布局、项目布局、资源布局,优化城市空间。以把钱江新城为主体的钱塘江两岸建成未来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的思路,高起点抓好钱江新城建设,加快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在加快建设市区“一主三副六组团”都市圈的同时,积极发展五县(市)城,择优培育重点城镇。做好五县(市)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加强五县(市)基础设施建设,以规划为引导,加快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统筹城镇与农村发展。在经济发展上,要以城市为龙头,形成城乡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和一、二、三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在社会文化发展上,要以城市文明带动农村文明,形成城乡社区特色鲜明、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坚持城乡地位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城乡开放互通、互补互促机制的作用,加快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农民与市民差距,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2、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环杭州湾产业带中心区建设,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两港五区”和“两个基地、四个试点”为重点,积极培育信息、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国家级开发区,加快建设江东和临平工业区,整合提升省级开发区和区县(市)科技园区,加快形成现代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软件、光纤光缆、数字电视和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新型化学药物、中成药和医疗器械等产业,打造世界级的IT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和华东乃至全国一流的医药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推进陆海联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建设陆海并举的经济强市。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带动战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继续实施“扶优扶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若干意见》,在吸引人才、技术创新、建设用地、市场融资等方面扶持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集中,打造一批标志性企业。进一步加大工业投入,实施工业技改新的“三年倍增”计划。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抓好中策橡胶、UT斯达康、萧山恒逸和荣盛集团差别化纤维、华立仪表基地、东南网架冷薄板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做好工业重大项目的储备工作,鼓励大企业通过产业配套或强强联合,吸引更多跨国公司落户杭州,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大对工业园区的优化整合,通过扩容提升,培育一批特色优势明显的园区上规模、上档次,促进产业集群。撤并一批特色缺乏、资源浪费、污染严重、效益较差的园区,控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集约利用土地和资源。 3、推进“旅游西进”战略,加强市和县(市)联动,统筹区域发展。以“旅游西进”为龙头、“交通西进”为先导,促进市区与五县(市)的联动发展,努力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优化整合大杭州的旅游资源,建设杨公堤景区二期、湖滨商贸旅游特色街二期、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工程,努力把西湖打造成世界级的知名旅游区。以举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为契机,抓好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以五县(市)特色旅游资源为载体,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精品项目。积极实施旅游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旅游宣传、强化招商引资、开发休闲产品,出色办好 “旅交会”、“七艺节” 、“西博会”和博鳌杭州世界旅游大会,形成会展、休闲、观光三位一体的旅游新格局。加快“交通西进”,构筑1小时半经济圈。加快以“一绕、三连、三线、四接口”为主的交通西进项目建设,构筑全市1小时半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加强市区与县(市)的产业联系。各县(市)要发挥在资源、环境、土地、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强化与市区产业的协作配套,接受市区产业的辐射和转移,形成产业梯度,缩小与市区的发展差距。发展块状特色经济,促进产业集聚。把城市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坚持城乡联动,产业交融,加快形成区域特色工业的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和效益优势,以工兴商、以城连镇,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继续实施全方位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自身发展和对外开放。以杭州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为契机,加快外向型经济升级步伐。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加快实施出口主体多元化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指导和鼓励企业创新市场营销方式,发展电子商务,开展网上洽谈、网上交易,大力推进贸易方式多元化。进一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与技术含量,增强出口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努力减轻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外贸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保持出口稳定增长。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坚持把利用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着重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及基础设施等领域拓宽引资渠道,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继续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全方位、多形式加强招商引资,探索并建立统一协调的招商机构和招商机制。要努力降低商务成本,加快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做好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工作,提高招商效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开拓境外市场,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抓住CEPA实施的机遇,进一步加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经贸合作,争取与香港签订“杭港经贸合作协定”。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接轨上海,加强国内经济合作。立足特色优势,联动发展,参与长江三角洲的合作与交流,推进区域内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产业互补、市场互通、资源互用、体制互融、政策互联。发挥省会城市的人才、技术、管理、创新等先进要素优势,全方位服务全省,促进我市与全省其它地市的合作发展,做大省会经济。充分利用在杭高校、科研院所、省直部门、省部属单位的资源,加强合作,做好服务,扩大省城效应,形成经济效益。 5、坚持“环境立市”战略,加快生态市建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生态市为目标,继续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工程,建设“清洁杭州”。高标准抓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七格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一批区县(市)污水处理工程和环境保护工程、市区河道整治、市区绿化、杭州垃圾焚烧处理厂、第二垃圾填埋场、杭州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等一批环境工程,全面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充分发挥杭州城市拥湖、依山、傍海、跨江、揽溪、通河,又兼具古都风貌,拥有丰富历史遗迹、史前遗址、古老寺院、精美园林等特色,创建杭州“景中有城、城中有景”的优美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抓好生态林建设和水污染防治,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增强城市生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6、加快发展都市农业,努力解决“三农”问题。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继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培育茶叶、花卉苗木、水产、节粮型畜禽、蔬菜、竹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及水果、干果、中药材、蚕桑、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成与大都市建设相协调的都市农业。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境外资本等投入农业,改造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大力培育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安全,倡导绿色消费。调整城乡发展政策,适当向农村倾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切入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淳安严家水库、临安华光潭梯级电站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继续大力实施“49100”帮扶工程,加快欠发达乡村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改善农民进城就业条件,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在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上,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改革,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土地征用政策,赋予农户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建立农村大病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以“土地换保障”。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农民负担。 7、调整发展结构,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提高知识、技术服务业比重,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适应大都市发展要求的现代服务业体系。高起点发展现代流通业。加快市场整合,发展要素市场,建设发达的现代市场体系;面向国际,立足全国、长三角、浙江省的范围,制定完善我市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大范围推进连锁经营和社区商业,促进我市商业特色街建设跨上新台阶。合理发展房地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市场监测和整体调控,加快对相关政策的系统研究和完善,优化住房供给结构,保持适度土地供应,推动“供需平衡、结构合理、价格稳定、调控有力”的房地产业发展格局的形成。加快发展金融业。拓展金融平台,完善金融运作,促进金融联动,积极配合推进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加强银企、银政合作,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提升发展信息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推进政务信息化、社区和家庭信息化、商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其中要加快完善税收申报、征管电子信息化体系;培育、规范和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大力发展咨询、投资、评估、法律、会计、技术等中介服务业。 8、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围绕“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目标,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按照“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研究一批”的要求,启动实施“双千亿”工程,在2004年及今后几年中,市本级和区、县(市)各安排约1000亿元投资项目,实行滚动推进。要继续抓好京杭运河(杭州段)和市区河道综合整治、市区西部保护与发展、江东和临平工业区、良渚遗址保护与开发、地铁一号线(试验段)、商业特色街等在建的老“十大工程”的建设进度。加快建设天然气利用、抗咸二期、“城中村”改造、“居者有其屋”工程,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中的北山街保护、名城保护、生态市建设、高速公路东网加密、标志性文化设施等新“十大工程”,争取杭州湾萧山通道、钱江九桥、市委党校扩建二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改扩建等项目尽早开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要素供给。要把加快电源电网建设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抓紧半山天然气发电厂、500KV萧山变及富阳变、杭州轻华热电有限公司等项目建设,争取尽早建成发挥效益。抓紧做好建德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淳安高庄抽水蓄能电站、萧山天然气发电项目、下沙东部天然气热电厂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创造条件尽早开工建设。针对电力供应短缺的突出矛盾,要进一步完善供电应急预案,做好电力调度,进一步落实节电措施,合理配置生产、生活用电,确保有序供电。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加快实施“畅通工程”。启动道路交通“258”工程,加快德胜路快速路改造、地铁一号线(试验段)等项目建设。新建住宅区和公共活动场所都要建设必须的停车场地,解决好静态交通。强化交通管理,实行“公交优先”,努力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努力缓解用地紧缺矛盾。要在严格保护土地资源,规范用地程序的前提下,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做好用地报批工作。加强重大项目前期,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解决用地指标。抓好土地整治,提高全市占补平衡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对闲置土地的利用,实行按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划分差别供地价格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强化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出台并实施《杭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有效规范政府投资,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变被动配套为主动引导。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的实施意见》,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强重点项目前期协调,完善重大项目的考核奖励机制,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加快对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全过程的联动改革,完善登记备案制,除保留规划、环保、用地等必要的审批环节外,其余的审批事项原则上都应放开,有关职能部门要把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转向事后监管上来。要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打破部门、行业垄断,推出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投资主体。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应充分考虑民间投资项目,鼓励民间投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 9、深化体制改革,争创体制新优势。积极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完善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各项改革,争创我市新一轮体制优势。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放宽市场准入,贴息、奖励等优惠政策要向民营企业放开,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新一轮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创新体系,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优化整合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产权市场,加快产权有序流转。健全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管理方式,深化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规范行政行为,推进依法治市,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查处、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逃废债务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打造“信用杭州”。 10、落实各项举措,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落实各项举措,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深化我市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引导转变就业观念,全面推进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认真落实我市已出台的扶持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加快制定和组织实施有关税费减免、小额信贷、财政贴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努力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发公共卫生、城市环保、居民健康医疗、社区家政服务等就业岗位。落实下岗人员再就业和对困难群众实施援助的优惠政策。做好大学生和民工的就业工作,加强就业中介服务。放宽对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开业的注册政策,降低资本金额度,减少审批程序,削减收费,降低就业门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推进文化管理体制和公益性、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提高我市的文化竞争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积极吸引国际知名学校来杭办学;推进高教园区和浙大新校区建设,发展民办教育,进一步打响“学在杭州”品牌。深化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继续把“两个确保”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扩大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和管理,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深化“春风行动”,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切实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安全的应急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抓好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与此同时,要抓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为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绘就发展蓝图。各位代表,2004年是克难攻坚、乘势而上的一年,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市委的领导下,为“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附: 1、2004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2004年市地方财力安排项目投资计划表 3、2004年市城建资金安排项目投资计划表 4、杭州市中长期重大项目建议名单附件一:     2004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草案)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2003年 2004年 绝对值 同比 增长(%) 绝对值 同比 增长(%) 一、生产总值 亿元 2092 15 — 12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127 7.5 — 5 第二产业 亿元 1081 18.3 — 12.5 第三产业 亿元 884 12.2 — 13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006.18 30.7 — 18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587.52 12.4 — 13 四、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 % 99.5 — 102 — 五、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10.09 93.3   26 六、市级外贸出口 亿美元 64.7 46 — 15 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2898 9.5 — 9 八、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5740 9.5 — 7 九、净增城镇就业岗位 万个 13.38 — 13 — 十、城镇登记失业率 % 4.39 — 4.5 — 十一、人口自然增长率 ‰ 2.31 — 4.32 —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议IE8.0、1024x768浏览效果 浙ICP备08014995号
主办: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B座17楼 邮编:310020 电话:0571-85251907
建设管理、技术支持:杭州市信息中心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B座12楼 电话:0571-85250024


隐私保护 | 郑重声明 |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328号